位于巴西北部帕拉州的卡拉加斯铁矿是全球最大的露天铁矿,因矿区处于茂密的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中,形成了巴西特有的矿石开采与森林保护和平相融的景象。
日前,由中国环保部组织的《巴西环保之窗》电视片拍摄采访团队来到卡拉加斯铁矿采访,采访车辆沿着通往矿区公路,两边是高大的原始森林,空气清新,鸟语不断,很难想像在充满生机的密林之中,全球最大的露天铁矿正有序开采,日夜不停为全球市场供应高品质的铁矿产品。
目前,卡拉加斯矿所有权为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VALE)公司拥有,也是该公司铁矿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该铁矿品位高达66%、属世界少有的最优质铁矿石资源。
据悉,卡拉加斯矿区作为世界上铁矿分布最集中和最富的地区,其发现完全带有偶然性,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钢铁公司的一架直升机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探矿,需要加油,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一块降落的地方,在这块光秃秃的山地上,布满赤红色土壤和石头,后来才知道在森林中只要没有树的地方一定有铁矿存在,经果采样分析发现,这里居然蕴藏着优质铁矿。
当采访团汽车接近矿区时,地面颜色全部变成了赤红色,不时有高大的运输车辆从车旁驶过。在淡水河谷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记者来到一处矿区高地,这里可以俯瞰露天矿全貌。该矿是卡拉加斯矿区中3个已探明的铁矿之一,长约3公里、宽2公里,深达200多米, 如同一个巨型的“盆地”,数十辆重型卡车和长长的传输带,将“盆地”深处赤红色矿石开采层与加工区相连,景象极为状观。
据悉,2011年卡拉加斯矿区全年产量达1.098亿吨,占淡水河谷全年矿石产量的三分之一,增长达4.8%。
记者注意到,虽然开采区内寸草不生,但在盆口边缘,植被正逐步恢复,与身后茂密森林相连,显得生机勃勃。据一位专门负责矿区森林与生态保护的工作人员介绍,卡拉加斯铁矿区只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3%,自从1985开采以来,在“谁开采,谁复垦”的原则下,矿区累计恢复植被530公顷,每公顷投资达1.6万美元,有效保护了森林复生。待矿区开采结束之后,将用低质矿土回填,并迅速恢复植被。此外,卡拉加斯矿区还与巴西环保部相关机构合作,负责了矿区周边120万公顷自然保护区的维护。
据介绍,为达到生产与环境保护双赢,卡拉加斯矿区还在矿区建立了矿区生产数字控制中心,通过对矿石运车辆的GPS,准确了解和调度车辆运输、减少扬尘和尾气排放,并通过视频和计算机数据,监测开采流程和生产安全。此外,通过加大对节水、节电、以及空中粉尘控制,有效保护了区内环保。如通过洗矿工艺技术改造,由矿石自身水分取代人工加水进行洗矿,仅此一项,每年可节水1970万吨,相当于当地43万户居民的年用水量。而通过对洗矿废水的回收,有80%的废水可重复使用,20%的废水,经过达标处理后,排入河中。
为有效管理矿区的环保工作,卡拉加斯矿区成立环境监测中心,同时自然保护区内巴西政府环境部门工作人员也会随时对矿区环境进行监督。据矿区一位环境监督机构负责人表示,自卡拉加斯铁矿开采以来,从未出现过环境污染事件,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当记者问道:“如果矿区出现环境污染事件了,你们该如何处罚?”这位负责人表示她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为这里从未发生过污染事件。不过她认为,“如果真的发生了,相信处罚一定会非常非常严厉。”
卡拉加斯因铁矿闻名,并形成特有的矿区特色,当地居民的生活大都与矿区有关。据了解,除生产区域外,活跃于矿区的职工有8000多人,企业不仅其提供1500间标准生活住房,生活区内设施齐备,并有标准的游泳池,排球场足球场等多种运动设施,在宽大舒适的职工食堂,企业每天为职工提供美味佳肴。而矿区所在卡拉加斯市,还专门建有飞机场,每天都有航班通往巴西各地,方便企业职工和当地居民出行。在记者往返矿区的航班上,一个工作人员称,平时航班上乘坐最多的是矿区职工,有时高达90%以上。
此文转载自:中新网 |
1、 凡本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2、 本网转载其他来源的文章除为丰富网站信息之外,也有宣传撰稿人本人,传播其观点及思想之意。我们尽可能地注明来源和作者。但是,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殊性,无法事先与每个作者联系,有些转载作品可能因故无法确证原作者而暂未标明来源的,并非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于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15日内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