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拉锯了将近一年的巴西总统弹劾案终于尘埃落定。北京时间今天(1号)凌晨,巴西参议院的最终投票结果出炉,在巴西国会参议院内,巴西联邦最高法院院长莱万多夫斯基宣布:总共有81名议员投票,无人弃权。61人投票赞成,20人投了反对票。
61对20,投票结果判定了巴西“铁娘子”罗塞夫的“渎职罪”成立,已经“被离职”多时的巴西总统罗塞夫最终被弹劾,总统生涯就这样戛然而止。这也意味着巴西左翼工人党长达13年的统治就此结束。罗塞夫成为自1980年代巴西重建民主政权以来,第二位遭遇弹劾并被罢免的总统。
至此,巴西总统弹劾案告一段落。而就在前一天,国会在关于弹劾罗塞夫问题上,进行了长达14小时的听证会,48名参议员一一向罗塞夫发问。支持弹劾的议员认为,罗塞夫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向官方机构贷款,制造了虚假财政状况,违反了财政责任法而犯“渎职罪”。而一边的罗塞夫则一再强调的是,自己没有违法行驶总统权力。她为自己做最后申辩,也直到最后一刻希望竭尽全力挽回选票。用她的话说:“投票吧,不要有任何怨恨,现在参议员们对我的感觉,我们对彼此的感觉,都没有我们对巴西,对巴西人民的感觉重要。我请你们投票反对弹劾,为民主投票,谢谢!”
然而,最终大多数议员还是没有给这位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铁娘子”罗塞夫更多机会。罗塞夫的总统之路就此了结,表面看是贪腐问题,而实际上蕴含着多种因素的角逐。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问题专家吴国平认为,罗塞夫任职期间巴西经济再次变差、失业率增加渐失民心、政党博弈是罗塞夫下台的原因。关于政党博弈,吴国平表示,罗塞夫执政期间一直失去盟友,而政治因素是其走下权利之巅的重要因素。振荡从2014年开始,2015年进入最顶端的政治危机,使得劳工党在巴西政坛上的威信越来越低,所以政治因素同样不能忽视。
就在特梅尔宣誓就职总统的当天,巴西的友好邻居委内瑞拉等一些拉美国家召回了驻巴西大使,特梅尔上台看似对巴西的国际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关于这样的影响,吴国平表示,临时总统在外交上不会遇到太大挑战。巴西新总统特梅尔即将出席在杭州的G20峰会。在巴西对华关系上,吴国平表示特梅尔新推出的经济计划离不开中国,新总统会推进中巴关系发展。
吴国平表示,9月1号早晨,特梅尔就要起飞到杭州参加G20峰会。他曾表示,首先要同当前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首脑见面。接下来就是中国,他将进一步寻求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因为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计划,比如对华计划、吸引外国投资等,都不会离开中国。所以,他会借着参加G20峰会,同中国探讨新时期中巴关系如何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