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的急剧上涨给最贫困人口的生活成本带来了压力。因此,根据应用经济研究所(Ipea)上周五(11日)发布的数据,截至11月的一年里,低收入人群的通货膨胀率几乎是高收入人群的三倍:4.56%,而高收入人群的通货膨胀率为1.68%。
11月,物价上涨也给最贫穷的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据估计,这一收入群体的通货膨胀率为1%,而最富有的群体的通货膨胀率为0.63%。
Ipea指出:“家庭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低收入人群通胀压力的主要来源。”
事实上,食品和饮料占上个月最贫困人口通货膨胀率的75%,其中大米(6.3%)、土豆(29.7%)、鸡肉(5.2%)、豆油(9.2%)和肉类(6.5%)的价格上个月大幅上涨。
根据Ipea的数据,在食品和饮料上的花费平均占最贫困家庭预算的28%。因此,在2020年,大米(69,5%)、豆类(40,8%)、肉类(13,9%)、鸡肉(14%)、牛奶(25%)和豆油(94,1%)等项目的累计调整,造成了远高于富裕阶层的通胀高点,后者在每月支出中的权重为13%。
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是上个月唯一出现通胀放缓的家庭,为0.63%,而10月份为0.82%。在这一类别中,重点是应用运输(7.7%)、汽油(1.6%)和乙醇(9.2%)的增长。
Ipea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年的通胀情景结合了食品价格的强劲加速和服务业通胀的大幅放缓,这解释了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之间的通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