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地理与统计研究所(IBGE)周二公布,3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为4.78%。这是该指数从2014年开始的历史系列中第二高的,仅次于2月份的最高记录,从5.22%修正为5.16%。
结果,工业通货膨胀率在本季度达到创纪录的14.09%,在过去12个月达到33.52%。
IBGE强调:“这是自2019年8月以来,该指标月度环比连续第20次上升。”
IPP衡量的是“工厂门口”产品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含税和运费,它包括主要的经济类别:资本货物、中间货物和消费品(耐用品、半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今年3月,在接受调查的24项活动中,有23项活动的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上涨。
本月排名前四的是炼油和酒精产品(16.77%)、其他化工产品(8.79%)、木材(7.73%)和纸浆和纸张(7.18%)。
全年累计涨幅最大的是采掘业(48.57%)和炼油业(3782%)
在大型经济类别的分析中,中间产品(5.70%)(包括柴油、铁矿石和纤维素)和半耐用品(4.27%)(包括汽油和肉类)的价格涨幅最大。
在消费品方面,3月份的通胀率为3.63%。资本品占2.95%,耐用消费品占0.45%。
根据行业协调分析和方法经理Alexandre brandao的说法,3月份的强劲上涨也反映了雷亚尔兑美元贬值的影响,这影响了巴西出口产品的价格和进口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原材料的价格。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这对许多产业链产生了连锁反应。
原油价格上涨,衍生品价格上涨;如果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增加,一些使用它作为原材料的化学产品也会有很高的价格,这最终会影响到加工其中一些化学产品的塑料部门。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矿石的价格,这对冶金行业产生了影响,其次,对汽车或家用电器制造商等行业也产生了影响。
促成本月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因素是国际需求的增加,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需求,这影响了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农产品价格。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因为国际市场受到需求的压力,尤其是中国对大豆和牛肉(尤其是牛肉)等农产品的需求。”但钢铁和纸浆产品也面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