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随着经济下行、工作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巴西父母开始采用付费方式让长辈在家带孩子,“职业奶奶”成为巴西家庭关系中一种新的元素。
艾丽卡·罗德里格斯原本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接待工作,一年前转行做起了“职业奶奶”,在家专心照看外孙女。她表示,自己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爱、为了家庭幸福和外孙女的健康成长。
罗德里格斯的女儿阿曼达·托比亚斯是律师,由于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在考察过多家托儿所后,她深感如果孩子入托将长期远离家庭和亲情,因此在孩子4个月大时,她决定专心工作并将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并相应地支付母亲报酬,以使母亲能够获得巴西劳工法保障的各项合法权益。
现在小外孙女已经1岁8个月了,外婆和妈妈都对这样的安排感到满意,也表示这种雇佣关系并未影响到家庭关系和双方之间的感情。罗德里格斯能够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专心培养外孙女,托比亚斯则能够专心工作,也不必担心女儿成长和缺乏亲情的问题,同时,罗德里格斯还能够继续享有劳工权益,可以按时退休而不必担心福利保障问题。
60岁的索尼娅·费雷拉也是新晋的“职业奶奶”。现在她专心抚养1岁3个月大的外孙,并每月从女儿安德蕾莎·贝尔纳多那里领取750雷亚尔(约合1580元人民币)的工资,还享有女儿给上的医疗保险。费雷拉说:“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可以每天跟外孙一起玩儿,而女儿把外孙交给我带也说明她对我的信任。”
女儿贝尔纳多在法院工作,她经常听到同事们抱怨托儿所的种种不足,由此产生了将孩子交给自己母亲来带的想法。贝尔纳多认为,给母亲发工资不但可以帮助她享受劳工权益,母女在沟通时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同时,作为单身母亲,这样做也使她在个人生活上有了更灵活的安排。
巴西人非常重视亲情,尤其强调孩子童年时要有足够的家人陪伴,但中产阶级以上阶层的家庭关系比较类似欧美,子女独立后一般不与父母同住。近年,很多巴西父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又不愿把孩子长期放在托儿所,“职业奶奶”们由此应运而生。(记者荀伟 王正润,编辑曲俊雅,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此文转载自:网易 |
1、 凡本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2、 本网转载其他来源的文章除为丰富网站信息之外,也有宣传撰稿人本人,传播其观点及思想之意。我们尽可能地注明来源和作者。但是,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殊性,无法事先与每个作者联系,有些转载作品可能因故无法确证原作者而暂未标明来源的,并非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于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15日内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