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0月17日电 (记者刘隆) 由于巴西多个地区野猪泛滥成灾,巴西环境与可再生资源协会正对巴西现行野猪控制条例进行研究,以应对野猪活动对农林生产造成的破坏。
据巴西媒体日前报道,野猪在上世纪末被引进巴西,被该国视为外来入侵物种,因而是巴西当局授权可猎杀的唯一野生物种。巴西现行的野猪控制条例于2003年颁布,但近几年来其种群数量大幅增加,仅圣保罗州就约有5000头新增野猪。
野猪猛增导致的侵扰事件给巴西社会带来不少困扰。以圣保罗州为例,野猪侵袭事件几乎遍布全州各地。
巴西环境与可再生资源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全国注册的野猪猎手约有7000人,但其中很多人并不经常猎杀野猪。2013年,巴西仅有583头野猪被捕杀,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还未公布。但官方统计表明,巴西每年猎杀野猪的数量远小于野猪的繁殖能力。
巴西目前的相关条例规定,注册猎手的狩猎执照有效期只有3个月,过期必须重新办理。此外,猎杀而得的野猪肉不能用于商业交易,杀死野猪也不会受到任何奖励。为保证打野猪时一击致命,猎枪的口径必须足够大且不得使用狩猎陷阱。
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公民经济利益等考虑,环境与可再生资源协会正研究将狩猎执照有效期延长至一年的可行性,以便简化手续、减少申请成本。(完)
此文转载自:新浪 |
1、 凡本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2、 本网转载其他来源的文章除为丰富网站信息之外,也有宣传撰稿人本人,传播其观点及思想之意。我们尽可能地注明来源和作者。但是,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殊性,无法事先与每个作者联系,有些转载作品可能因故无法确证原作者而暂未标明来源的,并非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于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15日内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