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23日讯 据巴西媒体2月22日报道,高度的通货膨胀正使巴西人重新捡起旧的消费习惯:每月采购。
这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十分常见的一种消费习惯。囤积采购的货物,主要是不易腐败的必需食品,因此现在巴西许多超市的营业额都集中在每个月的前十五天。而后十五天,这些超市的平均营业额会下降将近70%。
一位已经退休的67岁女士说:“债务一还完,我就跑去超市购物,并尽我所能地囤积东西,从食品到清洁用品。这样以后没钱的时候就不会遇到没食物的情况了。”仅仅是想象巴西可能回到实行“雷亚尔计划”(是指巴西1993年末颁布的以恢复和稳定经济、反通货膨胀为主要奋斗目标的经济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年代,她就害怕得发抖:“当时的情况太混乱了。”
每月采购的现象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加剧,当时公共收费项目(尤其是电费)出现大幅度上涨,许多巴西家庭感觉到生活预算吃紧。47岁的营养学家 ngela Maria说:“忽然就感觉钱不够用了,每一个月都显得如此漫长。”她很担心物价持续变动和物资缺乏会导致自家食品缺乏,因此她减少了去超市的次数。起初每日一次的购物变成了每周一次,之后变成了每半个月一次。她表示:“现在,我一次性就买完家里需要的一切用品,仅在十分必要或出现打折促销活动的情况下,才会在同一个月来超市第二次。”
圣保罗超市协会(Apas)经济部门经理Rodrigo Mariano认为,国家经济状况正在变回“雷亚尔计划”实施前的局面,60%至70%售出的商品集中在每个月前十天。他估计:“如果通货膨胀情况未出现好转,这一现象极有可能在接下来不短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加剧。”Rodrigo补充:“物价上涨对消费者来说太糟糕了,特别是对穷人来说。”
2011年开始,巴西的通胀率就处在高水平,到了2015年,通胀率高达10.67%,是这13年中的最高值。
此文转载自:网易 |
1、 凡本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2、 本网转载其他来源的文章除为丰富网站信息之外,也有宣传撰稿人本人,传播其观点及思想之意。我们尽可能地注明来源和作者。但是,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殊性,无法事先与每个作者联系,有些转载作品可能因故无法确证原作者而暂未标明来源的,并非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于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15日内与我们联系。
|